李贺武:校园需要小而美的应用
李贺武
清华大学网络应用支撑研究室主任
疫情下,校园移动应用的开发与部署再次受到关注。那么,当前移动应用开发与部署处于什么状态?存在什么挑战?未来移动应用应如何建设?针对此,本刊采访了清华大学网络应用支撑研究室主任李贺武。
2011年起,李贺武和他的团队开始研发适用于学校的移动应用,然后,At Tsinghua诞生,这是国内最早的完全体现“移动”精髓的校园移动应用。到2014年,At Tsinghua的下载量已达到7万。期间,他们做了许多应用——教室推荐、WIFI认证、单点登录、移动INFO、时空胶囊、校园BUS……
“AT Tsinghua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欢迎的,往往不是大而全的应用,而是所谓小而美的应用。这也体现出互联网的长尾理论,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学生中,这种小众化的需求巨大,所以我一直认为校园移动应用的开发不能仅停留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层次,而应该探索如何支撑满足不断涌现的小众化需求。”回顾At Tsinghua的开发里程,李贺武说。
“轻”与“快”的变化
《中国教育网络》:在您看来,当前整个移动应用开发环境有什么特征?
李贺武:总体而言,当前校园移动应用有两个主要的发展趋势:一是轻,二是快。“轻”指的不是代码量,而是指应用的便捷性;“快”指的是整个行业给予的应用开发的周期很短。这两点区别于过去传统PC端的应用开发,对开发人员的整体设计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开发环境也着两个有利条件。一是主机系统的兼容性。现在的应用开发基本只用关注安卓和iOS两大平台,一定程度缓解了团队的压力。二是关于用户认证和应用的部署。伴随社会上各种应用平台的完善,包括融合认证在内的用户管理手段越来越多,可以轻松解决安装量和装机量,无需重复设计和维护。
这两个重要转变使得程序开发局面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另外,在“轻”、“快”之外,又引入了“智能”的理念。如何真正融合“智能”,使得开发难度提升了一个维度。过去的压力单纯来自业务本身,而现在是在原有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加入了“非可控”的智慧型支撑,形成了双重压力。
清华大学FIT楼
《中国教育网络》:那么,在您看来,当前高校移动应用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挑战?
李贺武: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移动应用逐渐呈现出几个挑战:
第一,如何协同各方力量融合创新。
目前,高校移动应用的建设基本到了开花结果的深耕阶段。与早期相比,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是大家的兴趣发散了。不再是“不知道做什么”,而是“想做的事太多”。愿望很多,边界条件却越来越不利。这里的边界主要是指高校所能给予的创新体制。在我看来,校园移动一个好的开发机制应由科研、自有体系和社会力量三方共同协作完成,如何借助校内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应用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
第二,如何抓准需求,提升用户获得感。
当前,高校移动应用往往是签到、点名等小应用,缺乏整体性。很难抓准最“根本”的应用需求。实际上,校园的需求异常多元:学校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学生的需求、科研的需求,几者融合在一起,如何智慧高效地满足这些需求,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话题。
第三,如何从疲惫的运维状态中脱身。
高校移动应用的现状,我觉得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火焰指的是:应用的需求和水平上来了,有些应用甚至充满了科幻感,创新的动力不竭。而海水指的是巨大的运维工作。过去几年,我们的业务应用呈指数级增长,但是运维人员可能线性增长都做不到。而且,每一个应用的运维都是碎片化的,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移动应用导致无处不在、不眠不休的运维,所以整个运维的状态非常疲惫,也就直接导致缺乏精力和时间进行应用创新。
“尽力而为”到“尽智而为”
《中国教育网络》:面对校园移动应用的各种挑战与难点,您认为,要如何破解?
李贺武:一方面,要从“尽力而为”走向“尽智而为”。“尽智”一方面是信息资源的尽智,另一方面是网络上的尽智。
移动应用开发,我认为一定要克制一个想法--求全责备。应用和需求两者之间会逼出很多业务,但是每个需求都要满足吗?显然不是。什么都想做,什么都要做,必然带来成本和运维的压力。如果每一个想法都要实现,结果就是维护不起。
使了很多劲,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产出一定会多吗?往往不是。因为尽力之后,会吃力。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智”的部分不够,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大“智”的部分,让应用和系统由智能驱动,而不再是完全由需求和应用驱动。
另一方面,要形成统一的底层数据结构。目前,高校各种系统间仍然像各种独立的烟囱,系统间的底层结构设计不统一。
不统一的数据结构反映到应用上,就是碎片化特征,进而使得运维也碎片化。同时,一大堆系统出现,一大堆系统被放弃,新旧交替中的数据格式不统一带来很多后患。
解决之道就是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信息化过程中有很多变量,但不变的是人和物,这两者是整个校园活动的基础素材,如果这两个平台结构能实现通用、稳定、标准化,那么未来无论面对何种复杂业务也都能智慧地调度和接入。就像搭积木一样灵活,由此可支撑起新的智慧型应用。在信息系统的底层结构设计统一的基础上,各个应用瞬时打穿,这就改变了运维难及碎片化的问题。
这个概念就如同IP分组。今天我们看互联网的窄腰结构很重要,大家基于IP统一格式开发应用,应用在上面千变万化,但底层的IP不变。
统一数据结构这件事非常难,会有人觉得不可想象,但我认为这是校园信息化的诗和远方,不要受限于目前的边界。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难题,其他世界著名大学也碰到过。但实际上,国外一些学校已经实现了底层数据结构的统一,这证明是可以实现的。
《中国教育网络》:移动应用建设中,当前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是选择自建还是企业平台,您认为应该如何选择?
李贺武:这个问题确实争议很大,而且争议将一直持续。
我的理解是,第一,企业平台最大的优势是快速满足牵引型应用,比如微信;第二,一旦涉及到核心应用,最好要迁移出来。
校园移动应用的开发既要满足快,又要满足安全和好。快的问题依靠微信或者其他企业平台去实现,在这个基础上,大家把业务流程真正梳理出来。但解决“好”的问题要依靠学校的专业团队,要依靠自己的稳定开发。解决“好”的问题是核心问题。
一旦过分依赖企业,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安全的失控。此外,你将失去大学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数据。
我能理解,各所大学迫于各种各样开发和运营上的压力,不得不借助外部力量,但有几个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
第一,如果不自建,等于丧失了深耕数据的能力。
我一直认为,如果研究型大学没有自己的数据,就等于自断臂膀。当然,自己建平台,需要我们付出代价,但即或要付出代价,也要掌握数据。而且,要让别人在你的数据上生根。在此基础上,学校可形成自己独有的数据仓库,维护好它,并在上面生根发芽进行创新,进而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大学未来的发展。这是好的大学应该做的事。
从国外来看,美国大学在数据上实际上已经被架空了,基本上要从厂商手中拿自己的数据。我们现在还有机会不被架空,就看你怎么选择。
第二,一旦依赖企业,“轻”这件事情就变得不可能了。
因为企业要做的事就是“众”。众的事情是必须的,是大而全的,是每个人都会涉及到的。
但在学校,相当多的需求是小众需求,如车辆管理、体育场馆预定、就诊挂号、校园导航,这些应用可能不是人人都要用到的,但它又非常重要。如果说,20%的应用是大众应用的话,小众应用则是80%,但就是这80%的应用决定了校园信息化的水平,决定了师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这是未来移动应用的方向。
允许无需许可的创新
《中国教育网络》:现在大家都提倡用户参与的信息化建设,在移动应用中,用户可以参与的更多,如何设计规则激励用户参与?在您看来,一个理想的校园移动平台应该是什么样?
李贺武:IT要承担什么责任?一是呈现更好的创新环境。大学是创新之所,IT也应通过本身的创新为大学的创新提供平台,这也是高校信息化难度大的地方。二是IT作为服务,应追求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服务是什么?就是在提供稳定的常规业务之外,大家可以随时使用自己需要的小众服务。
创新需要精力和时间。如果信息化的包袱太重,就不利于创新。所以我觉得学校在系统上要做减法,把基础平台做到最简,剩下的精力和时间留给不竭的创新,也就是在保住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分出时间做应用创新,做平台,通过不竭的创新,营造一个繁荣的生态,让大家八仙过海。在这个平台之上,允许用户参与,大家共同耕作产出产品,并分享果实。
这个平台具备两个要素:第一,开放;第二,允许无需许可的创新,这一点伴随技术门槛的降低变得越来越可能。让用户参与进来,创造他认为重要的应用,这件事会非常有价值,会帮助我们理清业务流程。同时,不竭的创新也来自与工业界的合作。
最后,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自然生态”,它是一个可以自我完善的系统,不需要太多的外界干预,从而解决生态的自由循环,这可能是将来移动校园或者智慧校园的美好未来。
《中国教育网络》:“At Tsinghua”是高校最早也是最符合移动精髓的平台,在整个过程中,您有什么心得?
李贺武:基础设施与应用的关系很重要。实际上大概在2008年,就有人开始做移动应用,但我不觉得那是一个对的时机,因为当时智能机的出货量很小,主流屏幕是小屏幕,通信的费用很贵。
从2011年开始,我们发现智能机的出货量开始上升,各种时机也开始成熟,这时候开始行动。当时我们开发的原则就是,别人做过的我们不做。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欢迎的,不是大而全的应用,而是所谓小而美的应用。这也体现出互联网的长尾理论。因为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小众应用是未来。
“At Tsinghua”一直作为一个研究和实验,团队都是老师和学生。用着用着,大量的用户在使用中有大量的问题,慢慢的海水的部分就涌上来。所以,到一定阶段,光靠老师的热情、学生的热情,实际是难以为继的,这是客观上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我认为必须引入生态的一个原因。
《中国教育网络》:“十四五”阶段,您认为高校的移动应用应注意哪些方面?应以什么样的理念建设?
李贺武:移动迎来的未来建设,需要从基础技术、应用、用户三个角度来看。
从基础技术层面看,基础网络环境下的技术演进有目共睹,今天我们看到应用的想象空间,是以此为基础对高带宽、低时延和确定性的网络能力的想象。所谓确定性网络,就是可以对时延进行约束的网络能力,相信也会在校园网络的热土上出现。
所以,我认为,接下来会围绕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互联网本身的升级、相关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及安全问题底层的突破,网络认证、用户认证的变革,加之IPv6处于核心发展期的背景,综合成为一条基础技术层面的主线。
从应用层面看,有两个重要抓手:尽智而为和虚实融合。一是人工智能的介入,这里的介入指的是从简单的基于大数据进行的推断,进化到知识学习型和知识决策型,即从数据获取当中学习知识。二是虚实时空的融合。手机移动终端将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两个平行世界进行粘合,这里伴生的技术AR、VR将在下一个阶段成熟。
空时融入,可能会为创新型应用奠定基础。融合受限于带宽和时延,也就是宽带要高,时延要可控。
从用户层面看,是从初接入到深度接入的过程。用户不再只是提出需求的人,而是具备充分介入能力,甚至存在用户自我定制的可能。包括学校领导和师生在内的所有用户,所有人既是享用者也是参与者。而应用能让用户充分接入,实现定制化,一套软件让不同用户拥有不同体验。
此外,用户不再是单一的使用,而是参与。只有用户主动式参与,我们才能看到未来,因为校园应用还没有被充分挖掘,每个人的需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应该鼓励无受限的创新。
总的来说,在下一个阶段,移动一定还是热点,在于终端没有可代替性。然而,高校的移动建设仍多是倒逼衍生的副产品,并没有深入体现“移动”的精髓,缺乏以移动为需求的设计思想,我希望未来它能够成为主产品。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5月刊
作者:朴艺娜、王左利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相关阅读